时间:2018-11-14 10:09 作者: 通讯员 刘建阔 来源: 渭南政法网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 刘建阔)近日,大荔法院速裁中心受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考虑到原告身在外地回来不方便,承办法官遂决定通过微信聊天的方式对双方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原、被告和解,并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履行到位。
原告李某与被告方某系朋友关系,2018年3月份被告向原告借款14500元,并承诺于2018年冬枣收获后偿还原告所有借款。然而冬枣收获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均无果,故诉至法院要求原告偿还借款。
案件受理后,原告李某及时提出诉讼保全,本院依法对被告方某的所有银行账户予以冻结。在本院通知被告后,被告立即提出还款计划,但原告当时已经外出南京打工,无法及时达成调解协议,承办人严伟法官考虑到本次借款数额及原告来回的花费,决定通过微信聊天的方式来促成调解。经过调解,原告自愿放弃部分借款,由被告将剩余款项9000元全部还清,并表示自愿撤诉及解除保全措施。被告当即表示愿意偿还剩余借款,因其银行账户被冻结,被告便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将款项转至法院工作人员微信账户中,法院工作人员将该信息反馈给原告后,并将撤诉申请、解除保全申请、收条的模板通过微信拍照发给原告,让原告将以上材料签字后及借条原件邮寄至本院。两天后,本院收到了以上材料,并让原告家属签字确认,同时将涉案借条原件交予被告,将被告所还的款项及担保金全额返还给了原告。
若按照传统的调解模式,原告需要从南京回到大荔县参与调解,这样无疑会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本次的微信调解,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而且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更是一次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