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05 14:46 作者: 特约通讯员 贾旭 来源: 渭南政法网
渭南政法网(特约通讯员 贾旭)为切实落实“宽严相济”的刑罚政策,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教育质量,下寨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依托“两抓、一效”确保质量,积极探索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有效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创新矫正载体,向社会招募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补充力量。通过开展各种专业咨询,“一帮一”结对子帮教等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矫正工作,在帮助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
一、抓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优化结构搭平台
1、拓宽渠道,增强队伍力量。今年以来,下寨司法所为充实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扩大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志愿者队伍选聘范围,在原选聘的志愿者队伍基础上,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五年之际,运用各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吸收高校大学生、“五老”等社会热心人士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全部充实基层一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2、引进人才,不断壮大队伍。一是为进一步做好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治工作,组建专业心理矫治队伍,吸引一批高校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为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二是针对青少年服刑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自尊心强、抗挫力弱,易产生逆反心理等特点,组建了一支社区矫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发动村干部等有关热心人士,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这部分人有丰富的经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善于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确保了“一对一”、“多助一”的帮扶质量。
二、抓社会志愿者素质的提升,优化培训促效能
下寨司法所为促进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社区矫正的工作实效性,切实达到社区矫正目的,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社矫工作人员素质。一是实行岗前培训。今年9月份,下寨司法所组织部分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与我司法所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就今后如何对社区服刑人员做好心理矫治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尽快地回归社会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纷纷表示:业务培训让其受益匪浅,这为今后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更新知识培训。我所采取观看录像、聆听讲座、自学互学等方式,定期对社会志愿者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知识的培训,让志愿者在学习中不断更新知识,使之熟练地运用矫正工作方法和技巧,以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矫正的工作需要。
三、有效发挥社会志愿者作用,创新多样化帮教方式
下寨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根据对社区服刑人员特点分析,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形式丰富活劝,强化帮教措施,落实分类管理,稳妥扎实开展工作,不断促进服刑人员健康回归社会。
1、加强心理矫治,深化矫正工作人本内涵。矫正实践中,下寨司法所矫正工作志愿者能主动与服刑人员沟通,开展个性化个体矫正,强化教育和管理实效性,使社矫人员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中,达到“学会做人”。
2、多方协教,强化帮教力度。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现实需要是调动服刑人员自觉改造、重塑健康人格的内在动力,围绕这一宗旨,下寨司法所与镇政府通力合作,凭借镇政府组建的社会帮教志愿队伍为载体,组织40岁以下服刑人员与“镇政府干部面对面”开展现场义务帮教活动。镇政府干部详细了解每位青年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前的经历和现在的生活、就业情况,并与他们沟通交流了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算。会后,下寨镇政府干部均表示,将更多的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和生活问题,部分同志还对服刑人员进行“号脉”,提出了心理辅导意见,并表示今后将多关注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为青少年服刑人员社区矫正者提供个性化的帮教服务。
3、矫正为本,从思想上感化矫正对象。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大部分存在自卑、自责、沟通能力欠缺、适应能力较差等情况,司法所在近期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加强了对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思想和行动方面的综合矫治,组织开展了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社区帮教人员、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刑人员等参加的矫正工作帮教活动。活动上志愿者与司法所在管服刑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了解每个服刑人员的心理现状、现实表现及犯罪类型等整体情况后,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和劝诫,向司法所提出了调整部分矫正方案的建议,并对情绪有波动的服刑人员,开具了心理和行为上的“药方”,确保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上一篇: 大荔县司法局召开党员统一活动日大会(图)
下一篇: 大荔县下寨司法所举办中学生法制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