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大荔新闻 >正文

大荔县践行“1+”思路 实施“三产融合”战略 奏响村集体经济阔步发展最强音

时间:2020-12-28 10:20 来源:渭南日报

2019年,大荔县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电商产销对接会。杨嵋 摄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9年,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确定大荔县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县。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确立了“1+”发展思路,以“一产”农业为根基,利用一产的“超叠加”效应,打造全域农业公园,把农业做到最强最好最优,进行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新架构,为全县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报今天就大荔县及其各镇(办)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介绍,以飨读者。

12月14日,在大荔县羌白镇明水村扶贫产业园里,椒农正在采摘秋延辣椒。

【第一篇】

给村集体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

——大荔县补齐农业“短板”探索服务“三农”新型模式侧记

通讯员 党方民 党宇杰 武德平

大荔县是农业大县,境内黄、渭、洛三河汇流,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冬枣、黄花菜、红萝卜、红薯、辣椒、花生、高石脆瓜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大荔瓜果菜、绿色无公害”的品牌闻名遐迩。

近几年来,大荔的农民腰包更鼓了、农村更美了、农业更强了,但是村集体的日子依然“恓惶”。2018年9月在大荔县提出的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框架中,将产业兴村摆在了首要位置,重点就是破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个难题,提出了扶持村集体经营主体、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构建产销一体化格局的“三步走”战略。集中力量利用3年时间实现27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覆盖,村集体经济综合收入达到5000万元。目前,全县村集体组织收入合计测算达2000多万元。

12月3日,大荔县朝邑镇霸一村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分拣红萝卜。

“破局”之路从2018年10月成立大荔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农投公司)开始,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同“军师”着力补齐“三农”短板。通过财政资金“拨改投”,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引领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给村集体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018年底,通过涉农资金整合投入资金8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985万元,带动村集体土地1400亩入股,扶持官池、羌白、东城街道等9个镇(街道)12个试点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260余万元。许多村集体逐渐摆脱了“向上级要钱过日子”的窘境。全县共扶持41个村集体组织,收入达500多万元。

路子找对了,大荔县开始布更大的局。随着“1+”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把触角向农业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建设10万亩粮食作物大田托管示范区,是大荔县的一个创举。县农技中心与金丰公社等农服企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生产者对接,对小麦、玉米等粮食主产区的羌白、苏村、官池、韦林、赵渡等5个镇试点推行土地托管。去年,全县完成托管1万亩;今年,全县预计完成托管5万亩,2021年计划托管4万亩,3年完成10万亩托管计划,基本达到了县域内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面积托管全覆盖。

建设农业产销一体化示范园,是大荔县的又一创举。县政府委托农投公司负责园区的设计、规划和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土地,建成后交付运营商使用,运营商以租赁形式给县农投公司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租金,资产归农投公司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实现了政府、运营商、农民、消费者多方共赢。

目前,虽然已进入寒冬,但羌白镇伴道村的产销一体化项目建设依然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项目立足当地产业优势,利用38亩废弃厂房,建设集中大型冷库、分拣清洗包装设施、农商服务中心等功能。既盘活了村集体废弃闲置资源,也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益,让当地产业发展更加科学、有序、高效。同样,在韦林镇占地120亩的产销一体化园区也正拔地而起,这里交通便利,周边农田肥沃,园区因地制宜,立足地方与农场共建共赢、融合发展,将农产品加工作为重点,让当地的红薯、红萝卜、山药等特色农产品产量更高、销路更好、市场更广、效益更大。

产销一体化园区的试点运营,促使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无缝对接,成为大规模发展订单农业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商品率,农民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步伐。

【第二篇】

羌白镇明水村

西甜瓜和秋延辣椒产业托起群众小康梦

通讯员 武德平

凛冽的冬日,丝丝寒气有些袭人。而在大荔县羌白镇明水村产业园的大棚里,椒农们正在热火朝天的采摘着秋延辣椒。

“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原来就是个短板,一年到头没收入。2018年11月份,县上与合作社各出资100万元,村集体拿80亩土地入股,建起了产业园,去年就获得分红12.4万元。”村主任刘林锋欣喜地说。

有了产业园这个“龙头”带动,明水村顺势而为采取“农投+村集体+合作社”的方式联营,依托本村优势产业,以西甜瓜和秋延辣椒为主导,一年两季种植,不断引进试验新品种,引领周边群众致富奔小康。

去年,村上成功引进了博洋9、博洋61甜瓜新品种,每亩收入基本都上了1万元,有的达到2万多元,而普通的甜瓜品种亩收入只有6000-7000元。明水村5组冯新平搞了4个大棚,共4亩多地,去年卖了7万多元,今年他的4个棚总收入接近10万元。34岁的明水村3组刘文武,今年种植线椒、螺丝椒等秋延辣椒30亩,总收入45万元。

今年,村委会还给群众引进推广了芳香雅洲蜜甜瓜、金伯利蜜瓜和贝贝南瓜等新品种,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增加,有了持续的“造血管道”。刘林锋笑着说:“我们村上目前就是缺电商,要是有了电商平台,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就会是水涨船高,收入会更加令人兴奋!”

【第三篇】

朝邑镇霸一村

“沙窝窝”变成“聚宝盆”“小人参”撑起“大产业”

通讯员 武德平

12月3日,大荔县朝邑镇霸一村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着清洗、分拣、包装被誉为“小人参”的水果萝卜。

荔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春宁非常和蔼地介绍说:“我们荔盛现在每天能收萝卜20万斤左右,经过清洗和分拣,卖到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大市场,销路不愁。厂子里长期的工人有50多人,其中有10多名贫困户长期在这里打工。我们种的时候是用北斗导航,收的时候用的是德国大型机械。我们合作社自己种植萝卜的面积从以前的500多亩,增加到了现在的3000多亩,平均亩产量可达6000多斤。每年收购农户的红萝卜大约有5000多亩地,总共收8000多亩萝卜,一直要洗到明年6月底,咱当地的萝卜就洗完了。合作社带动了本村和邻村的贫困户有78户、305人,每天在地里挖萝卜的有苏村、赵渡、韦林和我们朝邑沙底村周边的,共80多人。厂里的工人每年收入3-4万元,地里的工人每天可以赚150元。大荔的萝卜收洗完了后,我们就去内蒙古、甘肃一带继续种萝卜、收萝卜、洗萝卜、发萝卜。”

在镇上开会的合作社理事长耿永胜,听说笔者来采访,会后匆匆地赶回来。他高兴地说:“我们这地方过去就是个穷沙窝,如今却成了‘聚宝盆’。去年,县财政和农投公司给我们投资50万元,村上用土地入股,连同合作社三方联营,三家分红,村集体受益,我们按照合同要求,给了村集体5万元。”

【第四篇】

范家镇雷南村

村集体主导冬枣大棚改造升级 亩均增收4万元

通讯员 武德平

12月4日,大荔县范家镇雷南村党支部书记肖建华,带笔者到改造升级的冬枣大棚前,饶有兴致地说:“旧棚改造后,群众亩均收入由原来的2万多元增加到现在的6万多元,去年到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万元。”

范家镇雷南村辖雷南、福佑2个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377户。近几年,采取“党支部+X”的模式,与合作社、企业、旅游和贫困户相融合,对村上的土地进行流转,引导群众在景区周边发展冬枣等果品采摘园,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福佑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先进村”,福佑古寨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2018年,县财政通过农投公司给雷南村投入60万元,华星果品有限公司投入40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管理,实施冬枣大棚提升改造项目,全村共18户群众参与,提升改造28棚,其中贫困户2户。就是把过去的冷棚改造成钢架棉被棚。没改造的棚一亩收入1.5万元到2万元,而改造过的棚每棚(1亩多地)最少也增收3-4万元以上,贫困户直接脱贫。按照合同约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分红9万元,2年达到18万元,实现了财政、公司和村集体三方共赢。

【第五篇】

官池镇石槽村

整合集体资源 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村集体经济积累突破100万元

通讯员 武德平

12月15日,笔者来到大荔县官池镇石槽村采访。该村依托区位优势,整合村集体资源和资产,争取县财政、扶贫、移民扶持资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营模式发展红萝卜等产业,使村集体经济积累突破100万元。

官池镇石槽村辖3个自然村,700余户,3600多人。多年来,村集体经济几乎是“零收入”。2018年,村上成立了石槽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同时流转土地300亩,种植铁棍山药100亩,培育山药种苗200亩,建成了山药种植产业园。2019年9月,村上利用县财政扶持资金与扶贫、移民专项资金共计160万元,打包运营,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引领,建起了石槽村扶贫产业园,由石槽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管理,下辖“三社三中心一基地”,即大棚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机耕服务专业合作社,村电子商务中心、冷链物流产业链服务中心、种苗脱毒育繁中心,绿化苗木基地,均属村集体经济组织。他们以市场为导向,竭力打造山药、红薯、红萝卜、黄花菜、机耕队、电商营销、农资服务等特色知名品牌,探索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了产业链条全覆盖。产业园已种植山药500亩,效益达110多万元。建立了脱毒无菌红萝卜育种基地100亩,带动周边地区种植红萝卜3万多亩。

集体经济看石槽,已成为全村干部群众的共识。石槽村党支部书记秦中良说:“今年,全村已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红萝卜、山药、红薯、杂果、南瓜、洋葱等特色农产品500多万斤,带动175户410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预计今年全村人均收入可达13800元,集体经济积累突破100万元,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采访手记】

大荔县立足县域农业发展实际,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路径,把精准扶贫与发展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超前谋划布局,着力建设经济作物产销一体化园区,推动形成农资、农机、农技、农服、农险、产销对接、农产品加工“七位一体”新型服务“三农”模式,打造具有大荔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切合“三农”大县实际的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努力为加快乡村振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羌白镇明水村依托自身西甜瓜和秋延辣椒这一优势产业,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到朝邑镇霸一村利用集体的土地入股,与县财政扶持、合作社运营,三方分红,村集体受益,从范家镇雷南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实施冬枣大棚提升改造项目等管理,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到官池镇石槽村整合集体资源,“三社三中心一基地”,实行产业链全覆盖,实现村集体经济大幅积累,大荔县为全市乃至全省树起了一个亮眼的标杆,激活了村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 (武德平)

编辑:马华莉

返回网站首页

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