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0 17:15 来源:法治日报
2025年2月9日,《法治日报》第03版刊登大荔县人民法院文章《官池法庭庭长茹少男的一天》。
三九时节,腊月十六。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气氛比室外的气温更凝重。
“红萝卜中完好的有多少?损坏的又有多少?最终被倒掉的有多少?”大荔县人民法院官池人民法庭庭长茹少男正针对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新一轮的调解工作。
时间回溯到2023年12月,王某与眭某围绕红萝卜买卖合同中的货款支付问题产生了激烈争执。王某称红萝卜有质量问题且市场行情不佳,导致部分低价销售、部分废弃,要求不付余款并索回15万元定金及赔偿。眭某则认为红萝卜是王某验收后拉走的,应支付余款。双方因此陷入了调解僵局。
“在过去的两轮调解中,双方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现在年关将至,我们希望能够在今天推动双方达成和解,为这起纠纷画上圆满的句号。”调解间隙茹少男向《法治日报》记者说道。
第三轮调解在茹少男的耐心引导与不懈努力下,眭某作出了让步,他同意王某仅需支付20万元的货款,对于剩余的货款,眭某明确表示将不再追索。至此,双方就这一争议事项达成了共识。
调解工作刚刚结束,茹少男顾不上片刻休息,便带着干警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官池镇九龙村村委会。
横幅高悬,桌椅整齐排列,在庄严的国徽映衬之下,一个简约而不失庄重的“巡回审判庭”以一种贴近民众、深入基层的方式,被巧妙地设置在了九龙村村委会的场地之中。
随着法官茹少男清脆而有力的一声“开庭”,一场别开生面的巡回审判拉开帷幕。
2024年8月3日,被告朱某与原告王某签订了一份土地承包协议,约定朱某承包王某位于官池镇孙家村东洛河坝北的25亩土地,承包期限自8月3日至12月3日,承包金为6000元,8月31日前付清。
然而,8月11日,洛河突发洪水,导致朱某所承包的25亩土地全部被淹。尽管朱某已在该土地上播种了种子,但由于洪水的破坏,最终颗粒无收。朱某便不愿支付承包费用。
在庭审过程中,茹少男有条不紊地推进法庭调查,组织法庭辩论。双方当事人紧密围绕案件的核心争议点,充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与看法。茹少男细致入微地询问了双方当事人对于案涉款项的具体意见,并秉持着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原则,积极尝试对双方进行调解。
最终,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朱某当场支付王某承包费1800元。至此,官池人民法庭受案辖区内由2024年8月那场50年一遇洪灾所引发的唯一一起涉洪水案件圆满审结,茹少男心中的重负终于得以卸下。
据介绍,2024年8月那场洪灾中,茹少男所在的官池人民法庭辖区丰裕村、石槽村、孙家村等8个村组遭受洪水侵害,一万四千余亩沿堤滩地被淹。在防汛过程中,官池人民法庭联合镇、村干部及司法所就地化解矛盾30余件。
图为记者与茹少男(左)实地查看洪灾过后的损毁土地。
“当我们巡查堤坝时,便预见到了可能由此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为迅速有效解决这一潜在问题,我们首先主动向村干部普及相关法律知识,阐明事理,旨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茹少男向记者解释此案的来源。
据介绍,近年来,大荔县人民法院不断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探索“综治中心+法院”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对接县公安局、司法局、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大荔县人民法院金融纠纷调解室等基层治理单位,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2024年大荔县人民法院6个派出法庭通过委托基层治理单位调解案件共计989件,调解成功972件。
“多年的基层审判工作,深刻感受到群众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作为基层法官,真心地把当事人的案子办好,他们定能感知,法官和当事人的信任也随之建立。”茹少男说。
让她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十四年的审判工作,所判案件均服判息诉,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
当天庭审的帷幕缓缓落下,天边已悄然染上了暮色。茹少男办公室内亮起灯光,她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开庭工作。
图为记者向茹少男(右)了解大荔县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机制。
记者手记:
1月7日:镇政府联合调处
1月8日:安某调解、季某调解
1月9日:王某开庭
……
记者翻阅着茹少男办公桌上的日历,每一项事务都被精心标注,密密麻麻的字迹,如同她忙碌而充实的日常。在与茹少男的交谈中,记者感受到她对法治事业的炽热初心。她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对案件的严谨态度和对当事人的深情关怀。茹少男不仅是一名基层法官,更是群众心中法治的坚实守护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法官的使命与担当。茹少男的一天,是万千基层法官的生动写照。正是有像茹少男这样万千基层法官的每一点法治亮光照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不断增强。
编辑:陈冰娟
上一篇: 大荔法院组织观看《反腐为了人民》第一集《惩治蝇贪蚁腐》
下一篇: 便民服务举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