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大荔法院 >正文

以柔肩担正义 用初心守“窗口”——记大荔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潘军华

时间:2025-09-09 08:46 作者: 记者 高娟 通讯员 帖妮 来源:渭南日报

在大荔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总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于人群:她会俯身倾听七旬老人的絮语,半蹲着为轮椅上的当事人递上温水,或是举着手机耐心指导农民工完成网上立案。她就是扎根基层审判一线25年的立案庭庭长潘军华,以“法律人的温情+科技人的智慧+实干家的担当”,在司法为民的“第一站”,诠释着新时代法官的为民初心。

以“绣花功夫”传递司法温度。“法官不能只会坐堂问案,更要走进群众心里。”这是潘军华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始终将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放在首位,用点滴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立案庭作为法院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工作细节最见真章。面对攥着皱巴巴欠条、满脸焦虑的农民工,她会将质朴的“讨个说法”转化为规范的法律文书,精准勾选要素式起诉状的每一项;遇到抱着哭闹孩子的离婚诉讼当事人,她总会第一时间安抚孩子,轻声宽慰:“别担心,我们会依法保障你的权益。”

面对程序困惑的当事人,她不厌其烦讲解立案流程;接待情绪激动的群众,她以专业又温暖的姿态耐心倾听。潘军华还创新推出“情绪缓冲三步法”:递上一杯温水缓和情绪,用五分钟倾听疏导心结,提供三类解纷途径供当事人选择。“群众带着怨气来,我们要用春风化雨的耐心化解。”正是这份“把群众当家人”的初心,悄然消融着无数矛盾的坚冰。

以“源头治理”筑牢解纷防线。潘军华始终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全力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她坚持“如我在诉”的服务意识,运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2024年,大荔县人民法院调解成功分流率40.06%,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诉前鉴定缩短办案周期。她将专业技术鉴定从“诉讼中后置”调整为“立案前前置”,通过先行查明事实,避免诉讼程序空转。伤残等级、工程质量等鉴定流程实现规范化后,周期缩短至30日内。2024年,她带领团队接待群众400余人次,完成诉前鉴定案件172件,参与化解纠纷200余件,指导建立9个多元调解中心,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以“数字翅膀”加速正义抵达。“在工棚里用手机就能立案,太方便了!”农民工老张看着手机屏幕感慨道。这一幕正是大荔县人民法院推动智慧诉讼服务的生动注脚,如今,网上缴费、电子送达、网上开庭等“云诉讼”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诉讼效率。作为立案庭庭长,潘军华带领庭室人员,根据群众诉讼需求,优化立案大厅的智能化辅助工具,由专人引导,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帮助,并通过司法救助与社会支持机制,对经济困难当事人,开通诉讼费缓减免绿色通道;对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等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与此同时,还依托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对诉讼案件依据案情进行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因案施策,有效减轻涉诉当事人诉累,促进案件提质增效。

春去秋来,潘军华累计接待群众上万人次,始终保持“零差错”“零投诉”。而她最珍视的,是抽屉里那摞泛黄的感谢信——歪斜的铅笔字迹、鲜红的手印、画着太阳笑脸的儿童画……这些来自群众的“勋章”,见证着一位基层法官25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法治阳光普照每个角落,用司法温情守护人间烟火。


编辑:陈冰娟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