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4 16:07 来源:大荔公安
春风和煦,书声琅琅。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堂正火热开展。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大荔县公安局组织民辅警走进校园,为师生们送上量身定制的“法治大餐”,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种子,护航青春健康成长。
在陕西省机电技工学校,许庄派出所民警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未成年人犯罪诱因与后果。“几名中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最终因‘逞强斗狠’酿成恶果……同学们,友谊不是帮朋友打架,义气不能触碰法律底线!”民警还原了从言语冲突升级为肢体伤害的全过程,学生们屏息凝神,深受触动。
羌白派出所民警将反诈课堂变成“犯罪现场解剖课”,通过展示伪装成“兼职刷单”“游戏代练”的涉卡犯罪话术,揭秘“卡农”“跑分”等黑话背后的犯罪链条;用涉案青少年的忏悔视频,呈现因法律意识淡薄从“卖卡”到沦为诈骗帮凶的堕落轨迹。
“原来借卡也是犯罪!”学生小张恍然大悟。
民警用“三不口诀”总结防骗要点——“不租借、不买卖、不轻信”,并现场教授如何识别“兼职刷单”“游戏代充”等校园高发电诈套路,课后,学生们主动签署“拒绝‘两卡’承诺书”,争当反诈“小卫士”。
“奶茶、跳跳糖、卡通贴纸……这些可能是新型毒品的伪装!”在禁毒宣传展台前,下寨派出所民警手持仿真毒品模型,揭开新型毒品的“面具”。学生们围成一圈,惊呼感叹。结合青少年涉毒案例,民警详细讲解毒品对身心、家庭的毁灭性危害,并传授“防毒五招”:不接陌生物品、不进复杂场所、不信“无害”谎言、不交损友、不存侥幸。
东关派出所民警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为切入点,向学生们直观地展示了校园霸凌的多种表现形式,无论是肢体上的暴力冲突,还是言语上的辱骂诋毁,或是社交层面的孤立排挤,都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校园霸凌的危害。民警详细讲解了遭遇校园霸凌时的应对方法,教导学生们要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敢地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求助,绝不能默默忍受。
“小朋友们,消防报警电话是多少?”“在家不能玩火、不能动电。”西关派出所民警结合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较差等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火灾的危害性,详细为师生们介绍了校园及家庭防火灭火的常识,教会师生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报火警、如何正确扑救初期火灾、如何正确进行火场逃生、以及正确使用灭火器等知识。
“天气逐渐转热,同学们要切记不可私自结伴游泳,不可在无家长陪同的危险水域游泳……”在苏村中心小学操场上,苏村派出所民警通过互动问答、现场讲解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对常见危险水域、预防溺水、溺水救援等知识开展讲解。同时结合近年真实溺水案例引导学生吸取惨痛教育,提高警惕,自觉远离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
“发现有人买卖电话卡应该怎么办?”“遭遇校园霸凌该怎么办?”在知识竞答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抢答。民警为答对者送上定制笔记本、警察小熊玩偶等奖品,将气氛推向高潮。从案例警示到互动体验,从知识普及到情感共鸣,不仅让抽象的法律变得可感可触,更在学生们心中埋下敬畏法律、善用法律的种子。
青春与法同行,平安共护未来。 随着“法治进校园”活动的持续深入,更多的“法治星光”将照亮青春征途,护航每一朵青春之花向阳而生、绚丽绽放!
编辑:陈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