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大荔新闻 >正文

种了“糖包子” 过上“甜日子”

时间:2025-09-15 09:29 作者: 记者 姜晓 见习记者 刘伟 来源:渭南日报

“无花果长得圆鼓鼓的,果糖含量高,也叫‘树上糖包子’。你看,这‘芭劳奈无花果’金贵着呢,要轻拿轻放,皮一破就卖不上价了!”9月1日,位于大荔县官池镇马一村的无花果园里,种植户吴建成戴着草帽,手指小心翼翼托着一枚饱满的紫色果子说道。身后,妻子潘伟娟正把刚摘下的果子轻轻放进果篮,夫妻俩把这些挂满枝头的“糖包子”视为宝贝,望着满园硕果,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谁能想到,7年前,他俩还为种不种无花果吵得不可开交。

1

吴建成和爱人潘伟娟查看无花果长势

2018年的马一村,地里种的多是小麦、玉米和黄花菜。那时吴建成还在广州开机床,一回村就宣布要把家里10亩地全改种无花果,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在广州干得好好的,回来非要种无花果。咱村上祖祖辈辈种庄稼,无花果大家都不认识,能有啥市场?”潘伟娟现在说起这事还带着点当年的不解。

可吴建成铁了心。在广州的车间里,他就总琢磨老家的地:“无花果营养价值高,对身体有益,肯定是个好东西!”拿定主意后,他就从网上找资料、对着视频学技术,还网购树苗,硬是把10亩无花果树栽上了。

头两年,树苗长得慢,挂果也少得可怜。吴建成只能两头跑,一边在广州打工补贴家用,一边惦记家里的地;潘伟娟和父母则扛起了田间管理的活。“那时候地里草比树还高,村里人路过就劝,‘挖了吧,种玉米还能落点收成’。”吴建成摸着如今粗壮的树干笑着说,“我就认一个理,干一样事就得干出个样子来。”

2020年,果树总算迎来挂果期。吴建成干脆辞了广州的工作,揣着一篮子新鲜无花果,蹲在大荔县东府广场的夜市角落推销:“走过路过别错过,好吃又营养的无花果,免费尝!”就这么一点点吆喝,周围人慢慢认识了无花果,也记住了它甜糯的口感。

那两年,吴建成没挣着啥钱,却摸清了无花果的“脾气”:这果子娇气,熟得快,常温下放不住;但胜在甜糯多汁还能当“养生果”,只要让更多人知道,肯定有市场。

转机出现在2023年。吃过的人口口相传,吴建成的无花果在市场上卖到20元一斤,还常常不够卖。可新难题又冒出来:果子熟得太快,一天卖不完就容易烂。吴建成咬咬牙买了台烘干机,琢磨起做无花果干。“鲜果20元一斤,做成果干能卖到40多元一斤,保质期还能延到半年。”他指着晾晒架上琥珀色的果干,眼里亮闪闪的,“我还拍短视频发网上,不少周边县的人专门开车来买,说‘你这果干没添加剂,给娃吃着放心’。”

如今,吴建成的无花果已有3个品种,最贵的“芭劳奈无花果”能卖到25元一斤。走进果园,总能见夫妻俩忙碌的身影:吴建成管采摘、修剪,潘伟娟负责打包、销售,双方父母也常来搭把手。现在,6亩果树已迎来盛产期,每年带来10多万元收益。

更让吴建成骄傲的是,他培育了3年的无花果树苗今年终于成了。“前两年插条要么烂了,要么不生根,我天天查资料改方法,今年总算成了!”

从6月夏果成熟,到10月秋果落尽,再到冬春除草剪枝,夫妻俩一年到头几乎都泡在地里。“刮风下雨都得去摘,不然果子会裂;白天摘、晚上卖,天天跟时间赛跑。”吴建成擦了把汗,望着田埂边新翻的土地笑道,“下一步想再扩几亩地,搞个采摘园,让城里人也来体验一下采摘无花果的乐趣。”

回望这7年,吴建成在家乡的土地上蹚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致富路:从众人不解的质疑,到果树难长的煎熬,再到销路难寻的困境。但这条路也是甜蜜的,不仅结出了甜糯多汁的无花果,更结满了他对家乡的牵挂,还有那份把“稀罕物”做成“致富果”的执着。

编辑:王倩

返回网站首页